新闻列表
搜索产品
产品分类
联系信息

联系信息

加速磨光试验机,摆式仪,沥青针入度仪

全自动沥青抽提仪,沥青延伸度仪

沥青轮碾成型机,沥青车辙试验仪

沥青燃烧炉,磨光试件测试平台

表面振动压实试验,摆式仪配件

加速磨光试验机配件,沥青延伸度仪说明书

全自动沥青抽提仪技术参数,摆式仪橡胶片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T0717-1993青混合料饱水率试验    
T0717-1993青混合料饱水率试验
关键字: T0717-1993青混合料饱水率试验 日期: 2025-10-19 15:10:38 点击 34571 次

-
-
-
-
-
T0717-1993青混合料饱水率试验
 
1 目的与适用范围
  本方法适用于烘干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的饱水率。
2 仪具与材料
 2.1 浸水天平或电子秤:最大称量在3kg以下时,感量0.1g;最大称量在3kg以上时,感量0.5g;最大称量10kg以上时,感量5g,应有测量水中重的挂钩。
 2.2 真空容器:应符合本规程T0729中2.4的规定。
 2.3 真空系统:应符合本规程T0729中2.5的规定。
 2.4 试验用水:可饮用水新煮沸后,冷却至室温备用。
 2.5 其他:金属盘、金属容器、毛巾、秒表、电风扇等。
3 试验步骤
 3.1 准备试件。可按本规程T0702、T0703、T0704或T0736室内成型试件或成型试件经钻芯、切割处理,也可按本规程T0701采用现场钻芯、切割等方法准备试件。
 3.2 将试件在室温23℃±5℃条件下静置不少于1h;称取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m。
 3.3 将一个(或一组)试件放入真空容器中,注入25℃±0.5℃的水,浸没试件顶面不少于20mm。
 3.4 启动真空系统,使真空容器内负压达到3.7kPa±0.3kPa,并维持15min±1min;若采用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仪,则抽真空时不开振动。
 3.5 将真空容器内压力恢复到大气压力,试件再浸泡30min±1min。取出试件,迅速用拧干的湿毛巾轻轻拭去表面多余的水分,称取真空饱水后试件的表干质量m。
  注:毛巾不可拧得太干,以防擦拭试件时吸走试件内部的水分。
 3.6 一组平行试验不少于3次。
4 数据处理
 4.1 按式(T0717-1)计算沥青混合料试件的饱水率,精确至0.1。
 (T0717-1)
 式中:S——件的饱水率,%;
 m——干燥试件在空气中的质量,g;
 m:——真空饱水后试件在空气中的表干质量,g。
 4.2 取3次试验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,精确至0.1%。
5 报告
 5.1 试验项目名称和执行标准。
 5.2  沥青混合料的类型。
 
5.3  接样日期、样品描述。
 
5.4  试验日期,仪器设备的名称、型号及编号。


5.5    试验温度及饱水率试验结果。
 
5.6     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。
 
T    0711—2025    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( 真 空 法 )
 
 
1  目的与适用范围
1.1  本方法适用于真空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,供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 计、路况调查或路面施工质量管理计算空隙率、压实度等使用。 
1.2  本方法不适用于吸水率大于3%的多孔性集料的沥青混合料。
2  仪具与材料
2.1     天平:称量5kg以上,感量0.1g; 称量2kg 以下,感量0.05g。
 
2.2     负压容器:耐压塑料或金属制的罐,容积不小于2000mL,有密封盖,接真空胶管, 分别与真空装置和压力表连接。负压容器口带橡皮塞,上接橡胶管,管口下方有滤网,防  止细料部分吸入胶管。为便于抽真空时观察气泡情况,负压容器至少有一面透明或者采  用透明的密封盖。
 
2.3     真空负压装置:如图T0711-1   所示,由真空泵、真空表、调压装置、压力表、负压容 器及干燥或积水装置等组成。
图T0711-1     真空负压装置
 
2.3.1      真空泵应使负压容器内产生3.7kPa±0.3kPa    负压;真空表分度值不得大 于 2kPa。
 
2.3.2  调压装置应具备过压调节功能,以保持负压容器的负压稳定在要求范围内, 同时还应具有卸除真空压力的功能。


2.3.3      压力表为表盘式或数显式压力计,应经过标定,能够测定0~4kPa负压,分度 值为0.1kPa, 示值误差为0.2kPa。压力表不得直接与真空装置连接,应单独与负压容器 相接 。
 
2.3.4  干燥或积水装置:防止负压容器内的水分进入真空泵内。
 
2.3.5  振动装置:试验过程中自动开启或关闭振动,在抽真空过程中应保持振动。
 
2.4  恒温水槽:恒温25℃±0.5℃。
 
2.5 电热鼓风干燥箱:应有温度调节器,并满足本规程T0602 中2,1的要求。
 
2.6  温度计:分度值0.5℃。
 
2.7  试验用水:可饮用水新煮沸后,冷却至室温备用。
 
2.8  其他:玻璃板、平底盘、铲子等。
3  方法与步骤
3.1  准备工作
 
3.1.1 按下列几种方法获取沥青混合料试样, 一份试样最小质量应不少于 表T0711-1中的规定,一组不少于2份试样。
表T 0711-1 试样最小质量
 
公称最大粒径(mm)试样最小质量(g)
4.75500
9.51000
13.2、161500
192000
26.52500
31.53000
37.53500

(1)室内拌制沥青混合料成型试件时,按本规程 T0740    进行取样、拌制试样,并在平 底盘中进行养生。养生过程中,检查试样温度。


(2)从拌和厂、运料车或施工现场取沥青混合料时,按本规程T 0701进行取样、准备 试样,并在平底盘中进行养生。养生过程中,检查试样温度。
(3)按本规程T0701  沥青混合料取样方法从沥青路面上钻芯取样或切割的试样,或 者其他来源的冷沥青混合料,应按本规程T 0701中11.3.5在烘箱中加热至变软、松散 后,缩分成两个平行试样,分别放置于平底盘中。
 
3.1.2  将平底盘中经过短期老化后的热沥青混合料,在室温中冷却或者用电风扇 吹,一边冷却一边将沥青混合料团块仔细分散,粗集料不破碎,细集料团块分散到小于 2mm。若混合料坚硬时可用烘箱适当加热后再分散,加热温度宜为60~110℃。分散试 样时可用铲子翻动、分散,在温度较低时应用手掰开,不得用锤打碎,防止集料破碎。当试 样是从路上采取的非干燥混合料时,应用电风扇吹干至恒重后再操作。
 
3.1.3  负压容器标定方法:将容器全部浸入25℃±0.5℃的恒温水槽中,负压容器 完全浸没、恒温10min±1min 后,称取容器的水中质量m₁。
 
3.1.4  将负压容器干燥,编号称取其干燥质量。
 
3.2  试验方法与步骤
 
3.2.1  将沥青混合料试样装人干燥的负压容器中,称容器及沥青混合料总质量,得 到试样的净质量m,  试样质量应不小于表T0711-1   规定。
 
3.2.2  在负压容器中注入25℃±0.5℃的水,将混合料全部浸没,并较混合料顶面 高出约2cm。为使气泡容易除去,试验前可在水中加0.001%浓度的表面活性剂(如每 100mL水中加0.01g 洗涤灵)。
 
3.2.3  将负压容器放到试验仪上,与真空泵、压力表等连接,开动真空泵,使负压容 器内负压在2min内达到3.7kPa±0.3kPa,    开始计时,同时开动振动装置和抽真空,持续 15min±2min。
 
3.2.4  当抽真空结束后,关闭真空装置和振动装置,打开调压阀慢慢卸压,卸压速度 不得大于8kPa/s(通过真空表读数),使负压容器内压力逐渐恢复。
 
3.2.5  将盛试样的容器浸入保温至25℃±0.5℃的恒温水槽,恒温15min±2min 后,称取负压容器与沥青混合料的水中质量m₂。


3.2.6  同一沥青混合料至少进行两次平行试验。
4  数据处理
4.1  按式(T 0711-1)计算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,精确至0.001。
(T  0711-1)
式中:y,—— 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,无量纲;
m—— 干燥沥青混合料试样的空气中质量,g;
m₁—— 负压容器在25℃水中的质量,g;
m₂—— 负压容器与沥青混合料在25℃水中的质量,g。
 
4.2     按式(T  0711-2)计算沥青混合料25℃时的理论最大密度,精确至0.001。
P.=Y×Pw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T    0711-2)
式中:p——  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密度,g/cm³;
Pw——25℃ 时水的密度,0.9970g/cm³。
 
4.3 取两次试验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。
5  修正试验
5.1     需要进行修正试验的情况
 
5.1.1  对现场钻取芯样或切割后的试件,当粗集料有破碎情况,且破碎面没有裹覆 沥青。
 
5.1.2    沥青与集料拌和不均匀,部分集料没有完全裹覆沥青。
 
5.2  修正试验方法
 
5.2.1  完成3.2.5后,将负压容器静置一段时间使混合料沉淀后,将容器慢慢倾斜, 使容器内水通过0.075mm 筛滤掉。
 
5.2.2  将残留部分水的沥青混合料细心倒入一个平底盘中,然后用适当水冲洗容器 和0.075mm 筛网,并将其也倒入平底盘中,重复几次直到无残留混合料。
 
5.2.3  静置一段时间后,稍微提高平底盘一端,使试样中部分水倒出平底盘,并用吸 耳球慢慢吸去水。


5.2.4  将试样在平底盘中尽量摊开,用吹风机或电风扇吹干,并不断翻拌试样。每 15min 称量一次,当二次质量相差小于0.05%时,即达到表干状态;此过程一般为2h。称 取表干质量,代替m  重新计算。
6  允许误差
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0.016g/cm³, 再现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0.028g/cm³。
7  报告
7.1  试验项目名称和执行标准。
 
7.2     沥青混合料的类型。
 
7.3     接样日期、样品描述。
 
7.4     试验日期,仪器设备的名称、型号及编号。
 
7.5  试验温度及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。
 
7.6     是否采用补充试验。
 
7.7     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。
上一条:T0741-2025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(真空密封法) 下一条:T0709-2025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
JTG 3450-2019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

 

 

点击这里与我们客服即时沟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