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产品分类 |
- · ①土工,无机结合料仪器类
- · ②沥青及沥青混合料仪器类
- · ③水泥,混凝土,砂浆仪器类
- · ④集料,岩石试验仪器类
- · ⑤压力,拉力,万能试验机类
- · ⑥电子天平称量类
- · ⑦试验箱体类
- · ⑧路基路面现场测试仪器类
- · ⑨基桩,结构,无损检测类
- · ⑩试模筛具附件类
- · ⑪化玻仪器试剂类
- · ⑫交通安全设施仪器类
- · ⑬塑胶跑道抗滑值仪器
- · ⑭道路养护设备类
- · ▶土壤仪器类
- · ▶土工布仪器类
- · ▶管材检测仪器类
- · ▶防水卷材仪器类
- · ▶建筑门窗及墙体仪器类
- · ▶玻璃幕墙及玻璃仪器类
- · ▶建筑安全检测仪器
- · ▶建筑材料燃烧节能仪器类
- · ▶电器电缆仪器类
- · +高精度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,摆式仪标定架,摆式摩擦系数试块组
- · +路面渗水系数测量标准装置
- · +仪器检定设备及器具
|
加速磨光试验机,摆式仪,沥青针入度仪
全自动沥青抽提仪,沥青延伸度仪
沥青轮碾成型机,沥青车辙试验仪
沥青燃烧炉,磨光试件测试平台
表面振动压实试验,摆式仪配件
加速磨光试验机配件,沥青延伸度仪说明书
全自动沥青抽提仪技术参数,摆式仪橡胶片
|
|
| 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T0754-2025稀浆混合料黏聚力试验 |
|
|
| 关键字: T0754-2025稀浆混合料黏聚力试验 日期: 2025-10-21 7:52:47 点击 104760 次 |
T0754-2025稀浆混合料黏聚力试验
1 目的与适用范围
1.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养生30min和60min的稀浆混合料的黏聚力,以评价其初凝性能和可开放交通性能。
1.2 本方法也适用于测定不同养生时间的稀浆混合料黏聚力,根据黏聚力-时间曲线,确定初凝时间和可开放交通时间。
1.3 本方法标准试验条件为室内、气温23℃±2℃;当采用其他气温、湿度条件时,应在报告中注明。
2 仪具和材料
2.1 黏聚力试验仪,如图T 0754-1所示,并应满足以下要求:
(1) 压头:压头呈圆柱形,由不锈钢材料制作,并牢固连接在气缸传力杆下部。压头 直径28.6mm±0.1mm,压头厚度28mm±1.0mm。压头底面距离测试台表面的高度宜为50~70mm,既要有足够的空间以方便放置和取下试样,又不得超过气缸行程。
(2) 橡胶垫片:安装在压头底部,直径28.6mm±0.1mm,厚度6.4mm±0.5mm。按现行《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硬度的测定第4部分:用邵氏硬度计法(邵尔硬度)测定 压入硬度》(GB/T39693.4)或《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:邵氏硬度计法(邵氏硬度)》(GB/T531.1)方法测定23℃±2℃的邵氏硬度为60A±5A。
(3) 扭矩计:扳手式扭矩计,量程不小于3.5N·m, 精度±0.1N·m。
(4) 气缸:双传力杆端气缸,气缸直径28.6mm, 传力杆直径8mm; 气缸行程不小于75mm。
(5) 空气压力计:量程0~700kPa, 分度值不大于10kPa。
(6) 气压调节阀:带气阀,能够调整气压,使气压恒定。
(7) 控制阀:带排气调节阀的四通控制阀。
图T0754-1 黏聚力试验仪
1-测试台;2-进气口;3-气压调节阀;4-空气压力计;5-释放钮;6-气缸;7-传力杆;8-压头;9-橡胶垫片;10-试件
2.2 试模:无底、环形金属或塑料试模,内径60mm,试模厚度根据混合料最大粒径按
表T0754-1 选取。
表 T 0754-1 稀浆混合料试模尺寸
最大粒径(mm)试模厚度(mm)试模内径(mm)一份试样的干燥矿料质量,不少于(g)
4.756±0.560±1100
7.210±0.560±1100
9.513±0.565±1150
13.216±0.580±1250
2.3 气源:压缩空气,气压不小于0.7MPa。
2.4 搅拌容器:0.3~0.5L 塑料杯、不吸湿的纸杯,或容积不小于1L的烧杯,或带柄、 深底的瓷坩埚或不锈钢锅或金属盆。
2.5 天平:感量不大于0.1g。
2.6 砂纸:P220 号 、P100 号砂纸,磨料满足现行《涂附磨具用磨料 粒度分析 第 2 部分:粗磨料 P12~P220 粒度组成的测定》(GB/T 9258.2)的要求。
2.7 油毛毡垫:尺寸150mm×150mm, 单位面积质量为700g/m²±100g/m²。
2.8 标定砂:0.6~1.18mm 规格的天然砂,0.6mm 通过率为0~5%,1. 18mm 通过率 为90%~100%。
2.9 其他:计时器、长柄钢勺、脱模剂等。
3 黏聚力仪的标定
3.1 新黏聚力仪,或使用中每年标定一次。
3.2 采用黏聚力仪测定P220 号砂纸黏聚力,测定5~10次,直至扭矩读数恒定。
3.3 取适量标定用砂注入厚度10mm试模中,采用黏聚力仪测定标定砂的黏聚力,测 定多次,直至扭矩读数恒定。
3.4 采用黏聚力仪测定P100 号砂纸黏聚力,多次测定,直至扭矩读数恒定。
4 试验方法与步骤
4.1 试样准备
4.1.1 试验过程中室温应控制在23℃±2℃。
4.1.2 按稀浆混合料配比,称配表T0754-1 中要求质量的干燥矿料混合料,按本规 程T0740 方法拌制一份稀浆混合料,加乳化沥青后湿拌1min, 至集料表面沥青裹覆均匀; 对于快凝型或快开放交通型,湿拌30s。
注:对于最大粒径为9.5mm或以上混合料,也可采用厚度10mm±0.5mm 试模进行试验。此时, 应在报告中注明。
4.2 试件制备
4.2.1 将油毛毡垫平铺在一个水平台上,再将试模对中放在油毛毡垫上;必要时试 模内表面轻涂凡士林等脱模剂。
4.2.2 将拌匀的稀浆混合料立即注入试模中,并迅速用刮板进行刮平,刮除多余的 混合料;刮平过程宜一次完成,不宜反复刮。试样表面应均匀、平整、无凹陷。整个操作过 程应在10s 内完成。
4.2.3 试样表面刮平后开始计时。试样静置一段时间,待其具有一定抗流动变形能 力后,取走试模;试样在室温下养生。
4.2.4 根据试验目标,选择养生时间进行养生。当评价初凝性能时,计时养生 30min±1min 后立即进行黏聚力试验;当评价可开放交通性能时,计时养生60min±1min 后立即进行黏聚力试验;当确定初凝和可开放交通时间时,可制备多组试件,在5~ 120min 区间内养生不同时间,分别进行黏聚力试验。
4.2.5 同一养生条件下的一组试验应不少于2个有效试件。
4.3 试验步骤
4.3.1 试件完成养生后,立即进行黏聚力试验。
4.3.2 检查试件表面是否均匀、平整,是否有掉粒。
4.3.3 将油毛毡垫连同试件置于黏聚力试验仪的测试台上,在橡胶垫片正下方对中 放置。
4.3.4 操作黏聚力试验仪,下降压头,下降速度为90mm/s±10mm/s; 调整油毛毡垫和试 件位置,使橡胶垫片对中压在试件上;调整压力,使空气压力计的读数保持在200kPa±4kPa。
4.3.5 保持压力不变,将扭矩计扭矩清零,并在气缸上传力杆顶端就位。施加压力 5~6s 后开始测定扭矩;在0.7~1.0s内持续、平稳、水平地扭转90°~120°,读取扭矩计读 数,同时记录气温和相对湿度。
4.3.6 试验时,由于混合料养生特性,偶尔会出现橡胶垫片与试件表面摩擦不够导 致扭矩值较低的情况,此时可以根据如下方法,目测试件破坏形式确定一个扭矩值,来代 替实测的扭矩值。
(1)完全成型:试件没有任何开裂,没有集料散失;橡胶垫片会打滑,表面沥青膜有被 磨掉而留下的圆形痕迹,此状态等效黏聚力值为2.6N·m。
(2)中度成型:试件表面有轻微集料散失,但没有出现开裂,此状态等效黏聚力值为
2.3N·m。
(3)初级成型:试件表面有集料散失,仅一条径向开裂,等效黏聚力值为2.0N·m。
(4)未成型:试件表面出现破损,多条径向开裂,甚至整个试件解体,等效黏聚力低于
1.2N·m。
4.3.7 升起压头,将橡胶垫片擦干净后,待下次测试使用。
4.3.8 同一养生条件下的一组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试验。
5 数据处理
5.1 取养生30min一组试件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初凝时间的黏聚力试验结果,精 确至0. 1N·m。
5.2 取养生60min一组试件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可开放交通时间的黏聚力试验 结果,精确至0.1N·m。
5.3 当确定初凝时间或可开放交通时间时,绘制黏聚力时间曲线,取黏聚力1.2N·m、 2.0N ·m 对应的养生时间,记为初凝时间和可开放交通时间,精确至1min。
6 允许误差
黏聚力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0.2N·m。
7 报告
7.1 试验项目名称和执行标准。
7.2 沥青混合料的类型。
7.3 接样日期、样品描述。
7.4 试验日期,仪器设备的名称、型号及编号。
7.5 试验温度、湿度。
7.6 初凝时间(30min) 和可开放交通时间(60min)的黏聚力试验结果,并记录试件破 坏状态。
7.7 黏聚力-时间曲线(必要时)、初凝时间(必要时)和可开放交通时间(必要时)。
7.8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。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