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产品分类 |
- · ①土工,无机结合料仪器类
- · ②沥青及沥青混合料仪器类
- · ③水泥,混凝土,砂浆仪器类
- · ④集料,岩石试验仪器类
- · ⑤压力,拉力,万能试验机类
- · ⑥电子天平称量类
- · ⑦试验箱体类
- · ⑧路基路面现场测试仪器类
- · ⑨基桩,结构,无损检测类
- · ⑩试模筛具附件类
- · ⑪化玻仪器试剂类
- · ⑫交通安全设施仪器类
- · ⑬塑胶跑道抗滑值仪器
- · ⑭道路养护设备类
- · ▶土壤仪器类
- · ▶土工布仪器类
- · ▶管材检测仪器类
- · ▶防水卷材仪器类
- · ▶建筑门窗及墙体仪器类
- · ▶玻璃幕墙及玻璃仪器类
- · ▶建筑安全检测仪器
- · ▶建筑材料燃烧节能仪器类
- · ▶电器电缆仪器类
- · +高精度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,摆式仪标定架,摆式摩擦系数试块组
- · +路面渗水系数测量标准装置
- · +仪器检定设备及器具
|
加速磨光试验机,摆式仪,沥青针入度仪
全自动沥青抽提仪,沥青延伸度仪
沥青轮碾成型机,沥青车辙试验仪
沥青燃烧炉,磨光试件测试平台
表面振动压实试验,摆式仪配件
加速磨光试验机配件,沥青延伸度仪说明书
全自动沥青抽提仪技术参数,摆式仪橡胶片
|
|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T0727-2025沥青回收方法(旋转蒸发器法) |
|
|
关键字: T0727-2025沥青回收方法(旋转蒸发器法) 日期: 2025-10-20 11:24:54 点击 91588 次 |
-
-
-
-
T0727-2025沥青回收方法(旋转蒸发器法)
1 目的与适用范围
本方法适用于旋转蒸发器法从沥青路面或沥青混合料中回收的沥青,可供评定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老化程度,以及分析沥青路面的破坏原因,进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等使用。根据需要对回收沥青测定各种性质及化学组分。
2 仪具与材料
2.1 抽提沥青液的仪器与材料可以选择下列仪器与材料:
(1) 滚筒式自动抽提仪法试验仪器与材料,并满足本规程T0722相关要求。
(2) 筛塔式自动抽提仪法试验仪器与材料,并满足本规程T0722相关要求。
(3) 离心抽提仪法试验仪器与材料,并满足本规程T0722相关要求。
(4) 其他能够获得抽提沥青液的冷抽提仪器与材料。
2.2 沥青回收装置
2.2.1 旋转蒸发器沥青回收装置:采用如图T0727-1或图T0727-2所示回收装置,也可采用其他结构的回收装置。主要由下列部分组成:
(1) 旋转烧瓶:容量1000mL,置于加热装置上,可通入N₂或CO₂气体。回收沥青时,旋转烧瓶中可放入6个直径3mm 玻璃珠。
(2) 溶剂回收烧瓶:容量不小于1000mL。
(3) 减压抽气装置:可用真空泵,能形成满足试验要求的负压。
(4) 加热装置:油浴加热,加热能力不小于200℃。加热油为闪点高于215℃的硅油。油浴深度不小于100mm。
(5) 冷凝器:冷凝回收溶剂,冷却液采用循环冷却水。
(6) 旋转速度控制器:带驱动马达和速度控制器,能够控制旋转速度,控制精度为±2r/min。
图T0727-1旋转蒸发器沥青回收装置(加气式)1-旋转速度控制器;2-加热装置;3-旋转烧瓶;4-溶剂回收烧瓶;5-冷凝器;6-真空泵;7-气体流量计;8-真空计;9-沥青抽提液;10-凝气井;11-温度计;12-旋塞阀或感应旋塞阀图T0727-2旋转蒸发器沥青回收装置(不加气式)1-压力计;2-旋塞阀或感应旋塞阀;3-冷凝器;4-辅助进气口;5-转换阀;6-出水口;7-进水口;8-旋转驱动电机;9-真空调 节器;10-到真空泵;11-螺栓夹;12-弹簧夹;13-输送管(末端约1/3进入旋转烧瓶);14-温度计;15-油浴;16-溶剂回收瓶;17-旋转蒸发瓶;18-抽提沥青液
2.2.2 蒸发瓶:耐压蒸发瓶,容量1L,由耐热玻璃制成,配有磨玻璃接头。
2.2.3 烧杯:容量为2L或5L。
2.3 压力计:能够测定绝对压力。两个,一个量程为0~100kPa,精度±0.5kPa,分辨率0.1kPa;一个量程为0~100kPa,精度±0.1kPa,分辨率0.1kPa。或者一个气压计,量程0~100kPa,精度±0.1kPa,分辨率0.1kPa。
2.4 气体流量计(限加气式):量程1000mL/min。
2.5 气源(限加气式):CO₂气体或纯度≥99.95%的N₂气体。气源储存在贮气钢瓶中,带减压阀。
2.6 温度计:数显式温度传感器,量程不小于200℃,精度±0.5℃。
2.7 灌样容器:带柄、深底的瓷坩埚或不锈钢锅,容积约250mL。
2.8 抽提溶剂:试剂级溶剂,可根据沥青类型选用溶解性最佳溶剂,如三氯乙烯、正溴丙烷、二氯甲烷和甲苯。若无规定,一般可采用三氯乙烯溶剂。
注:沥青结合料在抽提溶剂中充分溶解非常重要,必要时可按本规程T0607测定溶解度,检验抽提溶剂的有效性。
注:三氯乙烯宜在棕色玻璃瓶中密封、避光、通风储存。也可在钢桶中密封、避光、通风储存,但一旦打开,剩余溶剂应移人棕色玻璃瓶中密封、避光、通风储存。对于蒸馏回收再利用和长期存放的三氯乙烯溶液,应检验溶剂碱度高于7ppmNaOH当量,pH值高于7.2。仲裁试验时,不得采用回收溶剂。
2.9 其他:计时器等。
3 旋转蒸发器沥青回收装置的标定
3.1 新旋转蒸发器沥青回收装置或使用中每6个月标定一次。
3.2 用真空计标定减压抽气装置真空度,示值误差应≤±0.1kPa。
3.3 用流量计标定500mL/min 时流量,示值误差应≤±5mL/min。
3.4 用温度传感器标定油浴温度传感器,示值误差应≤±1℃。
3.5 标定旋转烧瓶的转速,误差应≤±2r/min。
4 试验准备
4.1 沥青回收试验应在通风橱或通风良好条件下进行。
4.2 试样准备
4.2.1 根据回收沥青检测项目,预估回收沥青残留物数量和沥青混合料试样数量。
4.2.2 从拌和厂、运料车或施工现场取松散热沥青混合料时,按T0701进行取样,试样不养生,缩分一份试样,尽快进行抽提试验。
4.2.3 对于冷拌沥青混合料、稀浆沥青混合料等松散潮湿沥青混合料,按T0701进行取样,简单缩分一份试样。将试样移入金属盘中,均匀摊平,用小铲等分割成小块;然后移入120℃±5℃烘箱中适当烘干,至间隔1h两次称量质量损失不大于2%,并适当破碎, 尽快进行抽提试验。
4.2.4 对于稀释(冷补)沥青混合料松散试样,按T0701进行取样,缩分一份试样。将试样放置在成型温度+11℃的烘箱中,加热直至稀释剂质量充分蒸发,至间隔1h两次称量质量损失不大于2%,尽快进行抽提试验。加热过程中注意防火安全。
4.2.5 从沥青路面上钻取芯样或切割试件,或其他来源的结块沥青混合料,按T0701沥青混合料进行取样。按T0701中11.3或11.4进行处理,室内采用电风扇吹风干燥,至表面无自由水;再按11.3中温度,尽量取低值,在烘箱中加热至能够分散,加热宜不超过30min;取分散沥青混合料,缩分一份试样。
4.2.6 料堆上松散RAP等旧路面破碎料,按T0701沥青混合料进行取样,缩分一份试样。
4.2.7 一般以回收50~150g沥青预估一份沥青混合料试样数量。当需要更多回收沥青时,需要准备多份沥青混合料试样。
4.3 沥青抽提液的准备
4.3.1 可按如下方法之一准备透明的沥青抽提液,即沥青溶剂混合液:
(1) 按本规程T0722中4的要求,采用离心抽提仪法进行试样离心抽提得到滤液(沥青粉料溶剂混合液),然后按照4.11.1离心法或4.11.3压力过滤法分离出粉料,得到沥青抽提液。
(2) 按本规程T0722 中5的要求,采用筛塔式自动抽提仪方法,直接得到沥青抽提 液。沥青抽提、粉料离心分离不得加热,且关闭溶剂蒸发回收功能,不得采用回收溶剂。
(3) 按本规程T0722中6的要求,采用滚筒式自动抽提仪方法,直接得到沥青抽提 液。沥青抽提、粉料离心分离不得加热,且关闭溶剂蒸发回收功能,不得采用回收溶剂。
4.3.2 回收的沥青抽提液,应放在密封玻璃容器中避光保存,储存时间不超过20h。
4.3.3 回收沥青之前,检查抽提液表面是否有水,若有水则倾倒予以去除。
5 沥青回收试验方法与步骤(加气式回收装置)
5.1 将旋转蒸发回收装置按图 T0727-1 组装,固定旋转烧瓶,使其与水平方向成约 15°。接头均应密封,采用凡士林、甘油等密封、润滑玻璃接头。
5.2 接通循环冷却水,冷却水能够进入冷凝器中。
5.3 将加热装置的油浴预调至140℃±3℃,用温度传感器检查油浴中38mm 深度处温 度。
5.4 抽真空至5.3kPa±0.7kPa; 打开蒸发装置的旋塞阀,将沥青抽提液缓慢吸入旋转 烧瓶中, 一次吸入沥青抽提液不宜超过400mLg
5.5 打开气源阀门,N₂或CO₂ 以500mL/min 流速通过蒸发装置。启动旋转烧瓶驱动 电机,以约40r/min 的速度旋转,并缓慢下降,使旋转烧瓶底部浸入油浴中约38mm 深 度处。
5.6 控制旋转烧瓶浸没深度来调整溶剂蒸发速率,使通过冷凝器的蒸发溶剂能够稳定 地回流到溶剂回收烧瓶中。必要时调整抽真空负压和氮气或二氧化碳流量来控制蒸发 速率。
5.7 当蒸发至回收烧瓶抽提沥青液少于约100mL 时,停止氮气或二氧化碳流,吸入足 够的沥青抽提液,再继续进行蒸发。也可以采用感应旋塞阀,连续添加抽提沥青液,使旋 转烧瓶中抽提沥青液保持在约100mL。
5.8 重新调整蒸发参数,使蒸发速度稳定。当蒸发至冷凝管中冷凝率低于1滴/30s 时,将旋转烧瓶浸入至油浴38mm 深度,油浴温度175℃、氮气速率1000mL/min、真空度
93.3kPa, 蒸 发 3 0min±1min, 直至冷凝率接近于零。
5.9 当蒸发结束后,关闭油浴,旋转烧瓶停止旋转,关闭真空,关闭气流和冷却水。移 走旋转烧瓶,表面擦净。
5.10 从沥青混合料抽提至完成沥青回收,整个试验不宜超过24h。
6 沥青回收试验方法与步骤(不加气式回收装置)
6.1 将旋转蒸发回收装置按图T 0727-2 组装,固定旋转烧瓶,使其与水平方向成约 15°。接头均应密封,采用凡士林、甘油等密封、润滑玻璃接头。
6.2 接通循环冷却水,冷却水能够进入冷凝器中。启动旋转电机,将旋转烧瓶转速调 整至75r/min±10r/min 。 缓慢下降旋转烧瓶至油浴深度38mm 处。
6.3 将加热装置的油浴预调至表T 0727-1 中 T₁ ±5℃。
表T0727-1 沥青回收蒸发条件
抽提溶剂沸点(℃)第1阶段温度 T₁ (℃)第1阶段绝对压力
P₁ (kPa)第2阶段温度
T₂ (℃)第2阶段绝对压力
P₂ (kPa)第3阶段温度 T₃ (℃)
三氯乙烯8790401602185
正溴丙烷7180301602185
二氯甲烷40.085851502175
甲苯110.6110401602185
6.4 开启真空泵抽真空,至负压(绝对压力)达到表 T0727-1 中 p₁±5kPa。
6.5 打开蒸发装置的旋塞阀,将沥青抽提液缓慢注入旋转烧瓶中, 一次注入沥青抽提 液不宜超过400mL。也可以采用感应旋塞阀,将沥青抽提液连续引入旋转烧瓶中,同时保 持沥青抽提液注入速度与蒸发速度大致相等,使旋转烧瓶中一直保持约100mL 沥青抽 提液。
6.6 保持抽真空,使整个系统形成负压,且不得低于表T0727-1 中 p₁-5kPa。
6.7 当绝大部分沥青抽提液完成蒸发后,必要时将气压缓慢恢复至大气压,清空溶剂 回收瓶,然后再抽真空,恢复至表T0727-1 中 p₁±5kPa。
6.8 开始第二阶段的蒸发。将油浴温度调整至表T0727-1 中 T₂±5℃ 。 继续蒸发,直 到溶剂完全蒸发,蒸发烧瓶中沥青泡沫消失。在3min±30s 内,缓慢将真空绝对压力调整 至 P₂±0.5kPa。
6.9 继续蒸发至蒸发烧瓶中沥青泡沫消失。若蒸发10min,仍然有泡沫,则快速将油 浴温度调高至表T0727-1 中 T₃±5℃, 继续蒸发,直至泡沫消失。
6.10 泡沫消失后,再蒸发10min。
6.11 当蒸发结束后,关闭油浴,旋转烧瓶停止旋转,关闭真空,关闭气流和冷却水。移 走旋转烧瓶,表面擦净。
6.12 从沥青混合料抽提至完成沥青回收,整个试验不宜超过24h。
7 沥青蒸发残留物的处理
7.1 立即将沥青残留物从旋转烧瓶中移入预热至约163℃[预计针入度小于20 (0.1mm) 时175℃]的灌样容器中。必要时,可将旋转烧瓶倒扣在灌样容器上,在预热至 约163℃(或175℃)烘箱中加热使沥青残留物完全流出。
7.2 将灌样容器中残留物搅拌均匀,置于预热至约163℃(或175℃)烘箱中加热3~ 10min。缓慢搅拌后立即借助预热的金属勺进行逐个试模灌样。为避免混进气泡,不得反 复搅动试样。
7.3 按相关试验方法进行残留物的针入度等相应试验。全部试验应在试样准备后 72h 内完成。
7.4 若薄膜加热后不能及时进行残留物的下一步试验,可将各盛样盘中残留物全部刮 入灌样容器内,搅拌均匀后带盖自然冷却,在不高于28℃下储存备用,储存时间不超过 7d 。再次利用时,将灌样容器带盖置于加热装置或干燥烘箱中加热至充分流动,加热时 间不超过60min,加热温度应满足本规程T0602 中3.2.3要求,缓慢搅拌后立即借助预热 的金属勺进行逐个试模灌样。此时,应在报告中予以说明。
7.5 取样按本规程T0614 测定沥青灰分。若灰分>1%,则残留物无效。
7.6 必要时可采用红外光谱仪等检测回收沥青中是否残留溶剂。
8 报告
8.1 试验项目名称和执行标准。
8.2 沥青混合料的类型及来源。
8.3 接样日期、样品描述。
8.4 试验日期,仪器设备的名称、型号及编号。
8.5 试验温度、回收沥青的各项性质测定结果。
8.6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。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