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产品分类 |
- · ①土工,无机结合料仪器类
- · ②沥青及沥青混合料仪器类
- · ③水泥,混凝土,砂浆仪器类
- · ④集料,岩石试验仪器类
- · ⑤压力,拉力,万能试验机类
- · ⑥电子天平称量类
- · ⑦试验箱体类
- · ⑧路基路面现场测试仪器类
- · ⑨基桩,结构,无损检测类
- · ⑩试模筛具附件类
- · ⑪化玻仪器试剂类
- · ⑫交通安全设施仪器类
- · ⑬塑胶跑道抗滑值仪器
- · ⑭道路养护设备类
- · ▶土壤仪器类
- · ▶土工布仪器类
- · ▶管材检测仪器类
- · ▶防水卷材仪器类
- · ▶建筑门窗及墙体仪器类
- · ▶玻璃幕墙及玻璃仪器类
- · ▶建筑安全检测仪器
- · ▶建筑材料燃烧节能仪器类
- · ▶电器电缆仪器类
- · +高精度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,摆式仪标定架,摆式摩擦系数试块组
- · +路面渗水系数测量标准装置
- · +仪器检定设备及器具
|
加速磨光试验机,摆式仪,沥青针入度仪
全自动沥青抽提仪,沥青延伸度仪
沥青轮碾成型机,沥青车辙试验仪
沥青燃烧炉,磨光试件测试平台
表面振动压实试验,摆式仪配件
加速磨光试验机配件,沥青延伸度仪说明书
全自动沥青抽提仪技术参数,摆式仪橡胶片
|
|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T0766-2025稀浆混合料养生初期磨耗损失试验 |
|
|
T0766-2025稀浆混合料养生初期磨耗损失试验 |
关键字: T0766-2025稀浆混合料养生初期磨耗损失试验 日期: 2025-10-21 8:21:44 点击 104752 次 |
T0766-2025稀浆混合料养生初期磨耗损失试验
1 目的与适用范围
1.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稀浆混合料磨耗损失,以评价其养生初期的成型能力。
1.2 本方法也适用于测定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磨耗损失,以评价其养生初期的成型能力。
2 仪具与材料
2.1 扫刷磨耗仪:结构、功能与本规程T0752中2.1要求基本相同,与T0752中2.1的不同如下:
(1) 磨耗头:磨耗头总质量(包括磨耗管)615g±15g,其固定装置可在轴套内16mm±4mm范围内自由移动。也可将符合T0752中2.1磨耗头,拆除配重后直接使用。
(2) 磨耗管:磨耗管为内径(19mm±1mm)×壁厚(5~6.5mm)×长度(127mm±1mm)。
(3) 试件托盘:用于测定稀浆混合料时,试件托盘与T0752中2.1要求相同。用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试验时,试件托盘由两层金属圆盘组成,下层金属盘直径不小于 188mm, 上层金属盘中间挖空呈圆形,内径应为154.0mm±0.5mm, 上、下金属盘层间距离 应为51mm±1mm。
2.2 试模(稀浆混合料):采用厚度为13.0mm±0.2mm 的试模。
2.3 油毛毡垫(稀浆混合料):直径约为286mm,单位面积质量为700g/m²±100g/m²。
2.4 天平:感量不大于0.1g。
2.5 恒温恒湿试验箱:能够控制温度25℃±1℃,控制湿度控70%±3%。
2.6 刮板(稀浆混合料):带橡胶刮片,长300~360mm。
2.7 大型击实仪及其试模(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):应符合本规程T0702 规定。
2.8 旋转压实仪及其试模(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):应符合本规程T0736 规定。
2.9 搅拌容器(稀浆混合料):容积不小于1L 的带柄、深底瓷坩埚或不锈钢锅、金属 盆,或2L 烧杯。
2.10 沥青混合料拌和机(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):应符合本规程T 0740中2. 1规定。
2.11 烘箱:电热鼓风干燥箱,温度能控制在60℃±3℃、105℃±5℃,并满足T0602 中
2. 1要求。
2.12 试样拌和用水:为工程实际用水,或可饮用水。
2.13 其他:长柄钢勺、计时器、4.75mm 试验筛、脱模剂、软毛刷等。
3 稀浆混合料养生初期磨耗损失试验方法与步骤
3.1 试件制备
3.1.1 试验过程中室温应控制在23℃±2℃。
3.1.2 将各档集料在105℃±5℃烘箱中烘干至恒重,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 备用。
3.1.3 将油毛毡垫平铺在一个水平台上,再将试模对中放在油毛毡垫上;必要时试 模内表面轻涂凡士林等脱模剂。
3.1.4 在拌制试样前,应将所需的集料、填料、(改性)乳化沥青、添加剂等在23℃± 2℃室温中保温不少于2h。
3.1.5 按稀浆混合料配比,称配一份1750g±5g 干燥矿料混合料,按本规程T 0740 方法拌制一份稀浆混合料,加乳化沥青后湿拌1min,至集料表面沥青裹覆均匀;对于快凝 型或快开放交通型,湿拌30s。
3.1.6 也可按本规程T0701 在施工现场取新拌和的稀浆混合料,适当拌和均匀后 尽快进行试验。
3.1.7 将拌匀的稀浆混合料立即注人试模中,并迅速用刮板进行刮平,刮除多余的 混合料;刮平过程宜一次完成,不宜反复刮。试样表面应均匀、平整、无凹陷。整个操作过 程应在10s内完成。
3.1.8 试样静置一段时间,待其具有一定抗流动变形能力后,取走试模,此时试样不 得有变形。立即将油毛毡垫连同试样放入恒温恒湿箱中,在温度25℃±1℃、湿度70%± 3%条件下养生,并准确记录养生时间。用于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时,养生条件采用施工 现场实际温度和湿度条件,并在报告中注明。
3.1.9 一组试验应不少于3个有效试件。
3.2 试验方法与步骤
3.2.1 从恒温恒湿箱中取出油毛毡垫和试件,称取油毛毡垫及试件的合计质量 m, 精确至0.1g。
3.2.2 把油毛毡垫连同试件放入试件托盘中,用试件夹具固定试件;再将装有试 件的试件托盘固定在扫刷磨耗仪升降平台上,提升平台并锁住,此时试件应顶起磨 耗头。
3.2.3 启动扫刷磨耗仪,使磨耗头转动300s±2s 后停止。每次试验后把磨耗
头上的橡胶软管转动180°以获得新的磨耗面(用过的面不得使用),或换上新的 磨耗管。
3.2.4 降下平台,将油毛毡垫连同试件从试件托盘中取出,用软毛刷清除试件表面 的松散颗粒。
3.2.5 称取清理后试件与油毛毡垫的总质量m, 精确至0.1g。
4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养生初期磨耗损失试验方法与步骤
4.1 试件制备
4.1.1 试验过程中室温应控制在23℃±2℃。
4.1.2 采用混合料实际配合比,按本规程T-0740方法,拌和机拌制一份约2600g 乳 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试样。或按本规程 T 0701方法现场取约2600g 新拌乳化沥青冷再 生混合料进行试验。
4.1.3 按本规程T0702 大型击实仪法或T 0736旋转压实仪法,成型高度为66mm± 2mm试件;应通过试成型来确定满足试件高度的实际试样质量。其中大型击实仪法为双 面击实75次,旋转压实仪法为压实30次。
4.1.4 将试件立即放人温度为25℃±0.5℃,相对湿度为70%±3%的温湿控制箱 中进行养生,养生时间为4h±5min。
4.1.5 一组试验不少于3个有效试件。
4.2 试验方法与步骤
4.2.1 从温湿控制箱中取出试件,用软毛刷清除试件表面的松散颗粒,称取试件的 质量 m, 精确至0.1g。
4.2.2 将试件立即放入磨耗仪的试件托盘中,用夹具将试件固定;然后把装有试件 的托盘固定在磨耗仪升降平台上,用夹具将试件固定;提升平台并锁住,此时试件顶起磨 耗头。
4.2.3 启动磨耗仪,磨耗头绕试件表面中心开始作水平转动,磨耗过程中应保证磨
耗头公转一周能扫描整个试件表面。磨耗头转动15min±10s后停止。
4.2.4 降下平台,取出试件托盘,将试件取出,用软毛刷清除试件表面的松散颗粒, 然后称取试件的质量 m, 精确至0.1g。
4.2.5 从温湿控制箱取出试件到开始磨耗,不应超过2min。
5 数据处理
5.1 按式(T 0766-1)计算试件的磨耗损失值,精确至0.1。
ICAL =(m-m )/A (T 0766-1)
式中:ICAL——试件的磨耗损失值,g/m²;
m—— 磨耗前的试件质量,g;
m₆——磨耗后的试件质量,g;
A——磨耗头橡胶胶管的磨耗面积,取0.0304m²。
5.2 按式(T 0766-2)计算试件的磨耗损失率,精确至0.1₆
(T 0766-2)
式中:W——试件的磨耗损失率,%;
m——磨耗前的试件质量,g;
m₆——磨耗后的试件质量,g。
5.3 当一组测定值中某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标准差的k 倍时,该测定值应予 舍弃,并以其余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,其中磨耗损失值精确至0.1g/m², 磨耗损失率精确至0.1%。当试样数目n 为3、4、5、6时,k 值分别为1.15、1.46、1.67、 1.82。
6 报告
6.1 试验项目名称和执行标准。
6.2 混合料配合比。
6.3 接样日期、样品描述。
6.4 试验日期,试验时温度、湿度。
6.5 养生初期的磨耗损失值或磨耗损失率。
6.6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。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