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产品分类 |
- · ①土工,无机结合料仪器类
- · ②沥青及沥青混合料仪器类
- · ③水泥,混凝土,砂浆仪器类
- · ④集料,岩石试验仪器类
- · ⑤压力,拉力,万能试验机类
- · ⑥电子天平称量类
- · ⑦试验箱体类
- · ⑧路基路面现场测试仪器类
- · ⑨基桩,结构,无损检测类
- · ⑩试模筛具附件类
- · ⑪化玻仪器试剂类
- · ⑫交通安全设施仪器类
- · ⑬塑胶跑道抗滑值仪器
- · ⑭道路养护设备类
- · ▶土壤仪器类
- · ▶土工布仪器类
- · ▶管材检测仪器类
- · ▶防水卷材仪器类
- · ▶建筑门窗及墙体仪器类
- · ▶玻璃幕墙及玻璃仪器类
- · ▶建筑安全检测仪器
- · ▶建筑材料燃烧节能仪器类
- · ▶电器电缆仪器类
- · +高精度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,摆式仪标定架,摆式摩擦系数试块组
- · +路面渗水系数测量标准装置
- · +仪器检定设备及器具
|
加速磨光试验机,摆式仪,沥青针入度仪
全自动沥青抽提仪,沥青延伸度仪
沥青轮碾成型机,沥青车辙试验仪
沥青燃烧炉,磨光试件测试平台
表面振动压实试验,摆式仪配件
加速磨光试验机配件,沥青延伸度仪说明书
全自动沥青抽提仪技术参数,摆式仪橡胶片
|
|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T0742-2025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(劈裂法) |
|
|
T0742-2025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(劈裂法) |
关键字: T0742-2025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(劈裂法) 日期: 2025-10-20 2:28:32 点击 34223 次 |
-
-
-
-
-
T0742-2025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(劈裂法)
1 目的与适用范围
1.1 本方法适用于劈裂法测定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和相位角。
1.2 本方法也适用于建立一定试验温度和频率范围内的动态模量主曲线。
1.3 动态模量的标准试验温度为20℃,频率为10Hz或5Hz。
2 仪具与材料
2.1 劈裂拉伸动态测试仪:结构示意图如图T0742-1和图T0742-2所示,包括加载装置、环境箱和数据采集系统等。
图 T0742-1 采 用LVDT 传感器的劈裂拉伸动态测试仪
1-动力制动器;2-钢制加载架;3-荷载传感器;4-上压条;5-试件; 6-位移传感器调节器;7-位移传感器安装框架;8-下压条;9-位 移传感器对中夹具
图 T0742-2 采用引伸计的劈裂拉伸动态测试仪 1-动力制动器;2-试件;3-引伸计;4-变形条;5-上、 下压条
2.1.1 加载装置:加载装置可采用气动、电动或液压式,能施加正弦波形荷载,加载频率可满足5~10Hz,加载量程≥20kN。若测定大试件或测定动态模量的主曲线,加载频率可满足0.1~10Hz,加载量程≥50kN。在10Hz条件下,加载装置加载杆最大变形行程可达±0.25mm。
2.1.2 环境箱:能够控温20℃±0.5℃。若测定动态模量主曲线、温度包含负温,控温范围-10~20℃。环境箱具有一定的容量,能够进行强制空气循环,可以用于试件保温和试验 。
2.1.3 数据采集系统:采用微机控制,能实时采集、记录加载的瞬息荷载和产生的水平变形,数据采样频率不小于加载频率的50倍。荷载传感器,量程不小于20kN,精度±20N;量程不小于50kN,精度±50N。水平径向位移测量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T0742-3所示,采用两个LVDT位移传感器安装在刚性框架的两个对称位置,以实时测定试件瞬时水平径向变形,量程≥2mm、误差≤±0.5μmo试验时需要使用图T0742-4所示的对中夹具,确保刚性框架将 LVDT夹在试件水平直径上,整个试验过程中,刚性框架应仅依靠夹具来支撑,不与设备的任意其他部位接触;也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变形测量设备,例如引伸计,量程≥2mm,误差≤±0.5μm,分辨率0.1μm6试件垂直变形,则采用位 移传感器测量,其安装在上压条上,量程≥7mm, 误 差 ≤ ± 1 μm, 分 辨 率 0 . 1 μm。
3
图T 0742-3 水平径向位移测量系统 图T 0742-4 LVDT对中夹具
1-LVDT调节螺栓;2-LVDT位移传感器;3-LVDT安 1-加载框架的定位槽;2-LVDT 对中框架;3-对中条调节螺
装框架;4-固定夹具 栓;4-对中条释放杆
2.1.4 压条:结构及尺寸如图T0742-5 所示,采用硬质钢制,硬度为HRC56~HRC58。 标准压条宽度为12.7mm±0.2mm, 内侧曲率半径50.8mm±1mm; 大型试件(直径约 152mm)时,压条宽度为19mm±0.2mm, 内侧曲率半径75mm±1mm 。 压条长度应不小于 试件高度+20mm。压条两侧边缘应打磨倒圆。压条上下各一根,上压条与加载装置的上 压头通过球形座连接,下压条固定在底座夹具上,下压条与加载架应具有对中的方法。加 载时,上下压条轴线在一个垂直平面上,偏差不大于0.5mm, 交叉角不大于1°。
a)标准压条 b)大型压条
图T0742-5 压条(尺寸单位:mm)
2.2 温控箱:用于试件空气保温,温度范围能满足试验要求,控温精度±0.5℃。
2.3 游标卡尺:量程0~200mm, 精度0.02mm。
2.4 温度计:分度值0.1℃。
2.5 标准块:动态模量标称值为3~14GPa, 相位角>0°。
注:标准样品应由专业单位生产、专业单位定值,稳定性试验不少于2年,应附相关定值证书。
2.6 角度尺:金属材质,结构示意图如图T0742-6 所示。
图 T0742-6 角度尺
2.7 其他:秒表等。
3 劈裂拉伸动态测试仪标定
3.1 数据采集系统首次使用或使用中每年或每测试200次,进行一次标定。采用标准 块进行标定,应测试不同温度、不同频率,测定值与标准块标称值的动态模量相对误差不 超过±3%、相位角误差不超过1°。
3.2 环境箱首次使用或使用中每年进行一次控温精度标定。
3.3 检查测量系统,以确保荷载、变形数据采集通道之间没有过大的相位偏移。
4 试验准备
4.1 对于公称最大粒径≤16mm 的沥青混合料,试件直径100mm±3mm, 高度40mm± 2mm; 对于公称最大粒径≥19mm 的沥青混合料,试件直径150mm±3mm, 高度60mm± 2mm; 对于公称最大粒径≥31.5mm 的沥青混合料,试件直径150mm±3mm, 高 度
90mm±2mm。
4.2 按 T0740 拌制沥青混合料试样,或按T0701 从拌和楼取沥青混合料试样;试样 室内短期老化后,按T 0702、T0703或 T0736 成型大试件(以与后续切割小试件区别)。 也可按T0701 方法现场钻取芯样。
4.3 按 T0738 中4.2和4.3方法,通过钻芯、切割,得到满足标准尺寸的试件。试件 通过打磨、冲洗大试件表面,去除所有凸出的集料颗粒;试件两个端面平行,两个端面与其 轴向垂直,垂直偏差不超过2°。
4.4 测定试件的直径及高度,精确至0.1mm。按本规程相关试验方法测定试件的空 隙率、VMA和 VFA等参数,其空隙率与设计空隙率之差应≤±1%。
4.5 准备好的试件在不超过20℃、相对湿度低于80%的室内放置8h 以上风干。或采 用真空干燥仪烘干,先将试件用干毛巾等擦除表面水后,在室温23℃±5℃静置不少于 1h, 放入真空干燥仪,在低于0.8kPa 的真空条件下干燥约30min至恒重。
4.6 若试件制备后2d 内不进行试验,需用聚乙烯薄膜将其包裹好,在5~15℃环境下 避光保存,存放时间不宜超过14d, 且不可堆叠。
4.7 一组试验不少于4个有效试件,其中随机取一个作为备用试件。当需要确定动态 模量主曲线时,宜适当增加试件数量。
5 动态模量试验方法与步骤
5.1 将试件、位移测量装置、压条置于已调温至试验温度±0.5℃的环境箱中保温。试 件数量过多,部分试件可在温控箱中保温,试验前再放入环境箱继续保温。试件之间的距 离应不小于10mm。空气保温≥6h(直径150mm 试件≥8h) 或恒温一夜。同时在环境箱 中放置相同尺寸已测试件,在其中部贴一个温度传感器,根据传感器测定的内部温度判断 待测试件是否达到试验温度。
5.2 试验前清洁压条,必要时用溶剂擦拭。
5.3 在试件达到目标温度后,将试件安装好,调整位移传感器和采集系统。对于LVDT 传感器,为了尽量减小框架的扭曲,使用扭矩扳来拧紧夹具,每个夹持点施加25cN·m 的 扭 矩;对于开级配沥青混合料试件,有必要在LVDT 和试件接触的部分加上垫片。将位移传感 器调整至量程中间位置。
5.4 启动动态测试系统,设置试件信息、试验温度、加载频率、峰荷载等信息,启动环境 箱控温至试验温度。标准试验温度为20℃,加载频率为10Hz(表面层或中面层)或5Hz (下面层或基层),加载次数为100次,施加接触荷载为35kPa, 加载应力水平应使试件水 平径向回弹应变为0.05%‰o~0.1%。
5.5 为了得到准确的加载应力水平,随机选择一个试件作为备用试件,按表T0742-1 设置相应温度、频率的初始应力,按表T 0742-2设置加载次数,进行重复加载试验,同时 按表T0742-1 中应力增量,变化几个应力水平,进行重复加载试验,直至试件水平径向回 弹应变达到0.1%。如图T0742-7 所示,对备用试件施加4个应力水平的重复加载,绘制 图 T0742-8 的应力-水平径向回弹应变曲线,根据曲线确定回弹应变0.075‰相应的应力 作为该混合料的加载应力水平。
注:确定动态模量主曲线时,需要从低温向高温,采用备用试件试验确定不同温度、不同频率的加 载应力水平。
表T0742-1 初始加载应力和应力增量
频率
(Hz)试验温度<0℃试验温度0~10℃试验温度>10℃
初始应力(MPa)应力增量(MPa)初始应力(MPa)应力增量(MPa)初始应力(MPa)应力增量(MPa)
100.60.20.30.20.10.1
50.60.20.30.20.10.1
10.60.20.30.10.10.05
0.50.60.20.30.10.10.05
0.10.60.20.30.10.10.02
加载时间(s)
图T 0742-7 备用试件施加4个应力水平
施加应力(MPa)
图T0742-8 备用试件施加应力-水平径向回弹应变曲线
5.6 当环境箱和试件内部温度再次达到试验温度时,位移传感器和荷载传感器清零。 施加35kPa 接触荷载,使加载过程中试件与上、下加载板始终接触良好。
5.7 按照设定的加载应力水平、频率,重复加载100个周期。采集、记录最后5个加载 周期的荷载、变形、加载次数、时间,一个周期采集不少于50个数据点,荷载精确至1N, 变 形精确至0.0001mm。动态模量测试系统自动计算显示应力曲线、应变曲线、数据质量、 动 态 模 量 等 数 据 。
5.8 若水平径向应变不满足要求,则自动调整加载应力水平,重新加载100个周期。
5.9 若试验过程中,试件垂直变形大于7mm(150mm 试件为10mm)、水平径向总变形
(两个水平径向传感器的变形之和)大于3.75mm, 说明试件发生了塑性变形和开裂,为了 保护设备和采集系统,立即停止试验,试验结果舍弃,降低施加应力水平,换新试件重新 试验。
5.10 完成测试试验后,移走已测试件,进行下一个试件的测试。
6 动态模量主曲线试验方法与步骤
6.1 为了获取动态模量主曲线,需要测定一系列温度和频率范围的沥青混合料动态模 量和相位角。
(1)试验温度可按-10℃、0℃、10℃、20℃顺序进行。
(2)加载频率可按10Hz 、5Hz 、1Hz 、0.5Hz 、0.1Hz 、10Hz 顺序进行。
(3)加载应力水平,应按使试件产生水平径向应变0.05%o~0.1% 进行设定。
(4)重复加载周期按表T0742-2 选定。
表T 0742-2 试验频率及其重复加载周期
频率(Hz)重复加载周期(次)
10100
595
115
0.5厦 10
0.15
6.2 按照选定的一组试验温度条件,从最低温向高温逐个温度测试动态模量。
6.3 在同一个试验温度条件下,按选择的一组试验频率条件,从高频向低频逐个频率 进行重复加载,最后再测定一个高频。每个试验频率,按本方法中5的方法与步骤进行测 试,仅采集、记录每个加载周期的荷载及变形。完成一个试验频率的重复加载之后,间隔 2min,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,但不应超过30min。
6.4 完成一个温度的所有试验频率重复加载后,再在下一个试验温度条件下进行试 验。每个试验温度之间应恒温足够时间,使环境箱和试件内部温度达到试验温 度±0.5℃,恒温应不少于1h。
6.5 当试件在某一试验温度下所有频率重复加载完成后,若第一次高频与最后一次高 频测定的动态模量值相差≥15%,则该试件应予以废弃。此时,换新试件,加载应力水平 减半进行后续试验。
6.6 每个温度条件至少测定3个有效试件。
7 数据处理
7.1 按式(T 0742-1)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如图T0742-9 所示的实测的试件施加的应 力-时间波形图拟合,相关性系数R²≥0.99。计算的荷载精确至1。
F(t)=A+Bsin(2πft+C) (T 0742-1)
式中:F(t)—— 时 间t的垂直荷载,N;
f——试验频率,Hz;
A——荷载正弦波的绝对项,N;
B——荷载正弦波的振幅,N;
t——垂直荷载相应的时间,s;
C—— 荷载正弦波的相位系数,rad。
时间(S)
图T0742-9 实测的试件施加的应力-时间曲线
7.2 按式(T0742-2) 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如图 T0742-10 所示的实测的试件水平径向 变形-时间波形图拟合,相关性系数R²≥0.99。计算的变形精确至0.0001。
时间(s)
图T 0742- 10 实测的试件水平径向变形-时间曲线
u(t)=a+bsin(2πft+c)+dt
式中:u(t)—— 时间t 的水平径向变形,mm;
f—— 试验频率,Hz;
a——水平变形正弦波的绝对项,mm;
b——水平变形正弦波的振幅,mm;
c——水平变形正弦波的相位系数,rad;
d——水平变形正弦波的线性项,mm/s。
7.3 按式(T 0742-3)计算试件内部最大劈裂拉伸应力,精确至0.001
(T 0742-3)
式中:σ(t)—— 试件内部时间t 的最大劈裂拉伸应力,MPa;
D—— 试件直径,mm;
h——试件高度,mm。
7.4 按式(T 0742-4)计算泊松比,精确至0.001。
(T0742-4)
式中:μ——泊松比;
T——试验时温度,℃
7.5 按式(T0742-5) 计算水平径向的回弹应变,精确至0.0001。
(T 0742-5)
式中:8十—水平径向的回弹应变,%。
7.6 按式(T 0742-6)计算相位角,精确至0.01。
(T 0742-6)
式中:φ——相位角,°。
7.7 按式(T 0742-7)计算试件动态模量,精确至0.1。
(T0742-7)
式中:IE*|—— 试件动态模量,MPa。
7.8 取一组试件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,动态模量精确至1MPa, 相位角精确至 0.1°。
7.9 按 T0738 中8.17方法确定动态模量主曲线。
8 报告
8.1 试验项目名称和执行标准。
8.2 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含量、矿料级配、密度、空隙率及试件尺寸。
8.3 接样日期、样品描述。
8.4 试验日期,仪器设备的名称、型号及编号。
8.5 各试验温度、频率、应力水平、动态模量及相位角。
8.6 动态模量主曲线回归系数αβyδ 、ay 、a₂(必要时)。
8.7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。
|
|
|
|